欢迎您,今天是
服务热线:(0351)4041680
栏目列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预测预报 > 植保提示

2023年7月园林有害生物预测预报

时间:2023-06-29 | 来源:太原市园林质量植保站

气象资料:

气温:平均最高气温:32.8℃,平均气温:25~27℃,平均最低气温:19.5℃

降水:降雨量:70~80mm,降雨日数:5d

光照:日平均日照:7.6h

节令:小暑,大暑。

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:

本月园林有害生物呈高发态势,雨季是园林病害侵染为害的高峰期,多种真菌性病害发生,如胶东卫矛、丁香、紫薇等园林植物上的白粉病,樱花、紫叶李等植物上的穿孔病,以及炭疽病、叶斑病、叶枯病、锈病等,应提前对易发生病害的园林植物喷施防护性的杀菌剂,以保护植物的正常生长。刺吸类害虫高温干旱危害加重,如蚜虫、木虱、网蝽、叶蝉、螨等;食叶类害虫出现世代重叠现象,成幼虫同时发生;钻蛀类害虫成虫出现并产卵,如小蠹虫、吉丁虫、螟蛾类、天牛等,地下害虫成幼虫继续为害。各养管单位应加强对虫情病害的监测预报,掌握最佳防治时期防治。

园林植保措施:

1.过密区域植物局部疏枝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;及时修剪病虫枝,减少病虫源。

2.植物需水量增加,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浇水,雨季排涝,中耕除草。

3.采取根部追肥,叶面喷肥方法增加植物养分,促进生长。

4.鞘翅目、鳞翅目用黑光灯诱杀成虫。

5.刺吸害虫,可采取悬挂诱虫板、保护利用天敌、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;食叶害虫喷施触杀胃毒类药剂防治;天牛等成虫人工捕捉或喷施触杀类药剂。

6.黑斑病、叶斑病施用杀菌剂,如多菌灵等。白粉病、锈病施用腈菌唑等药剂防治,注意对症施治和药剂交替使用。

病害类

灰霉病:属低温高湿型,真菌性病害,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,可随空气、水流以及园林作业传播。受害叶片、叶柄发病呈灰白色,水渍状,组织软化至腐烂,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。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则水浸斑,很快变软腐烂,缢缩或折倒,最后染病植株腐烂枯萎病死。

防治方法:1.雨后及时排水,防止湿度过高。2.合理密植,修剪通风;及时清除病叶及落花,并彻底清除烧毁,控制病害蔓延。3.喷施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60%唑醚•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防治。7天至10天喷雾一次,连续1次至2次。

月季黑斑病: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。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,昆虫也可传播。5月中旬发病,7月至9月进入发病盛期。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,寄主植物发病严重。新移植的植株,根系受损、长势衰弱极易发病。

防治方法:1.减少侵染源,及时清除病叶;2.加强养管,多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性;3.浇水最好采用根部灌水,切忌喷灌,灌水时间最好是晴天的上午,以便使叶片保持干燥。4.夏季提前喷保护剂,如8%苯醚甲环唑•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连续3次,间隔7-10天。

虫害类

刺吸害虫

暴雨、大风天气将会减少蚜虫、粉虱、木虱、叶蝉、蚧壳虫等刺吸性害虫种群基数,整体危害程度将会有所减轻;但是高温干旱的天气的有利于刺吸性害虫的繁殖发育,危害程度将持续加重,群集嫩芽、叶背、枝干为害,分泌蜜露,后期出现煤污病,影响景观效果。

桃粉蚜: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上和嫩叶背吸汁为害,被害叶向背对合纵卷,叶片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(为蜜露),能引起煤污病发生,严重时使枝叶呈暗黑色。

苹果黄蚜:群集于幼叶、嫩枝及芽上,被害叶向下弯曲或横向卷缩。

紫藤否蚜:严重时盖满嫩梢周围,使生长停止。

柳黑毛蚜:多数世代为无翅孤雌胎生蚜。

白杨毛蚜:干母多在新叶背面为害,以后产生有翅孤雌胎生蚜扩大为害,尤其叶背面发生量大,受害严重。

油松大蚜:以成、若虫刺吸干、枝汁液,严重发生时,松针尖端发红发干,针叶上也有黄红色斑,枯针,落针明显。

紫薇长斑蚜:一年发生发生10余代,以6-8月为害最严重。

梨冠网蝽:世代重叠,群集于较嫩的叶背吸食汁液,被害处堆积黄褐色排泄物,叶面呈现苍白色小斑,严重时呈黄褐色锈斑。7、8月为害最严重。

木虱:在叶片和嫩梢上为害,分泌白色絮状物或导致叶片产生虫瘿、卷叶,易诱发谋污病。

蓟马: 虫体小,为害使叶片失色,或出现虫瘿、卷曲、饺子状。

叶螨:在西府海棠、紫叶李、碧桃等花灌木上危害严重,先为害下部叶片,而后向上蔓延。高温少雨时繁殖迅速,为害猖獗,易暴发成灾,出现糊叶、落叶。

白蜡蚧、矢尖蚧、龟蜡蚧、盾蚧等群集危害,有世代重叠现象。

防治方法

1.采用黄板诱杀有翅蚜。

2.喷施25%噻虫嗪、1.2%烟碱·苦参碱、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蚜虫。

3.螨类需使用专用杀螨剂如20%哒螨灵、 20%的螨卵脂、15%阿维乙螨唑悬浮剂等。各种杀螨剂应交换使用,以减少螨类抗药性。

4. 蚧壳虫若虫孵化期喷施专用药剂如绵停或42%噻嗪酮·毒死蜱等。

5.加强养护管理,及时修剪为害严重虫枝,注意通风透光。

4.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、食蚜蝇、草蛉等。

食叶害虫

柳十八斑叶甲:一年发生1-2代,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、土缝及树皮缝内越冬。杨、柳发芽放叶期越冬成虫出蛰、产卵。5月中下旬幼虫孵化,6月可见各种虫态。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2代成虫出现,至10月下旬下树越冬。潮湿的林分中发生较多。成虫有假死性,受震撼后装死落地。

防治方法: 1.初孵幼虫期或成虫期树冠喷洒触杀类药剂如23%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000倍液。2.保护和利用天敌,如益蝽、猎蝽、大腿蜂、胡蜂、螳螂和长腿绿蜘蛛等。

蔷薇三节叶蜂:寄主于月季、玫瑰、蔷薇、黄刺梅、榔榆、刺梨、多花蔷薇、野蔷薇等。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,常蚕食殆尽,仅残留主脉或叶柄。且成虫产卵于嫩枝形成棱形伤口而不能愈合,极易被风折枯死,严重影响植株生长、开花,

防治方法:1.保护天敌尖腹蜂、壁虎、步甲等。2.成虫羽化高峰期向叶面喷药如30%噻虫·高氯氟悬浮剂1500倍液。3. 幼虫期树冠喷洒触杀类药剂如1%甲维盐3000倍液。

木撩尺蠖:一年发生一代,以蛹在树下潮湿浅土层中及石块下越冬。成虫羽化很不整齐,5~8月均有成虫出现。初孵幼虫活泼,喜光,常在树冠周围为害,可吐丝转移。3龄后食量猛增,可成群外迁扩大为害,腹足抓附力强,不易震落,7-8月为害最重。

防治方法:1.成虫期灯光诱杀。2.幼虫期喷施12%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。

黄刺蛾: 一年发生1代,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枝干上越冬。6-7月上旬出现成虫,卵散产于叶背,小幼虫只食叶肉成网状,老幼虫食叶成缺刻,仅留叶脉。

防治方法:1.冬季摘除越冬虫茧集中处理。2.灯光诱杀成虫。3.幼虫发生初期喷施50%吡虫啉•杀虫单水分散粒剂800倍液等防治。4.保护紫姬蜂、广肩小蜂、上海青峰、爪哇刺蛾姬蜂、健壮刺蛾寄蝇等天敌。

梨剑纹夜蛾: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羽化后的成虫喜食果汁等糖蜜物质,经数日补充营养后开始交尾、产卵。卵常数粒或数十粒产于叶片上;幼虫食害寄主叶片,初孵幼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,稍大后的幼虫将叶片蚕食成缺刻与孔洞,严重时仅剩叶柄,削弱树势。幼虫孵化后常数头群聚叶背取食危害。

防治方法:1.成虫羽化期设置灯光诱杀成虫。2.成虫产卵期人工剪除卵块。3.幼虫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树冠喷药,可用50%辛硫磷乳油、30%噻虫·高氯氟悬浮剂等药剂防治。

柳毒蛾:一年2代,以2龄幼虫在树皮缝作薄茧越冬。6月底成虫羽化。卵产于树干或叶背面,每卵块有卵200余粒。卵约经10天孵化。7月初第一代幼虫开始孵化为害,夜间取食,日间潜伏于干基部或树洞、裂缝内。成虫有趋光性。10月底二代幼虫作茧越冬。

防治方法:1.灯光诱杀成虫。2.低龄幼虫期喷施触杀类药剂如4.2%高氯.甲维盐1000倍液。3.保护步甲、步行螳螂、寄生蝇、寄生蜂、胡蜂、大腿小蜂等天敌。

榆凤蛾: 6-7月成虫羽化,白天飞翔活动,产卵于叶面,卵单产。初孵幼虫群居剥食叶肉, 2龄后体被白粉,后食全叶成缺刻,嗜食枝端嫩叶,7-8月是为害盛期。

防治方法:1.黑光灯诱杀成虫。2.低龄幼虫期喷施42%噻嗪酮•毒死蜱乳油1500-2000倍液。3.保护土蜂、马蜂、麻雀等天敌。

国槐小卷蛾:一年发生2代,以幼虫在果荚、树皮裂缝等处越冬。6月世代重叠严重,可见到各种虫态。7月两代幼虫重叠,其中以第二代幼虫孵化极不整齐且为害严重。初孵幼虫寻找叶柄基部后,先吐丝拉网,以后进入基部为害,为害处常见胶状物中混杂有虫粪。有迁移为害习性,一头幼虫可造成几个复叶脱落。

防治方法:1.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,或将槐小卷蛾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向阳面外围,诱杀成虫。2.幼虫为害期喷施5%高氯·甲维盐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。

蛀干害虫

果小蠹:一年1代,以幼虫在坑道内越冬。多侵入衰弱木,偶尔侵入健康木。母坑道为单纵坑,弓曲,长10—30cm,子坑道出自母坑道的弓突面,然后呈放射状散开,约长100mm。

防治方法:1.加强养护管理,提高树木的抗虫能力。2.伐除并烧毁严重被害木。3.成虫羽化飞出盛期枝干喷洒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,封杀从干内飞出的成虫。4.性引诱捕杀成虫。

中华薄翅锯天牛:6—7月成虫羽化,啃食树皮补充营养,卵产于树干上,卵期20多天。孵化后的幼虫从树皮蛀入木质部,其后向上、下蛀食,为害到秋后在树内越冬。翌年春季继续为害。

防治方法:1.加强养护管理,提高树势和抗虫力。2.及时清除受害严重虫源木和枯死木。3.树干2m以下涂白防止成虫产卵。4.幼虫期释放肿腿蜂寄生幼虫。5.成虫出蛰期喷施触杀类药剂如5%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•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。

地下害虫

华北大黑鳃金龟:2年发生1代,以成虫或幼虫越冬 。越冬成虫约 4 月下旬左右出土活动直至 9 月份入蜇,前后持续达 5 个月, 5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产卵, 6 月中旬幼虫陆续孵化,危害至 12 月以第 2 龄或第 3 龄越冬;第二年 4 月越冬幼虫继续发育危害, 6 月初开始化蛹、 6 月下旬进入盛期, 7 月始羽化为成虫后即在土中潜伏、相继越冬,直至第三年春天才出土活动。

防治方法:1.设黑光灯诱捕成虫。2.幼虫为害严重时,可用50%辛硫磷乳油500倍灌施或3%辛硫磷颗粒撒施后浇水。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地址:太原市康乐街96号 电话:03514041680 邮编:03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