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象资料:
气温:平均最高气温27.66℃;平均气温21.0~23.7℃;平均最低气温14.63℃。
降水:降雨量:48~65mm,降雨日数:3d
光照:日平均日照:8.8h
节令:芒种,夏至。
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情况:
六月园林植物进入生长旺盛季节,气温偏高,是病虫害繁衍、危害的主要季节,这一阶段的园林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需具有前瞻性,建议及时关注天气等物候情况,在病虫害初期危害前及时采取预防性综合防控措施以保护植物健康。各种植物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,如白粉病、锈病、烂皮病、叶枯病等;刺吸害虫高温干旱危害面扩大,并引发煤污病、病毒病等;食叶害虫如夜蛾、刺蛾、螟蛾、尺蠖等蚕食叶片,危害加重;蛀干害虫出现成虫,世代重叠,如小线角木蠹蛾、桃红颈天牛;地下害虫成虫出现夜晚补充营养。
园林植保措施:
1.科学养管。对植物采取适时灌水、松土、追肥、花后修剪、雨后排水、除草等措施提高植物长势。
2.加强白粉病、锈病、褐斑病、黑斑病等病害的防治,建议使用三唑酮、丙环唑、甲基硫菌灵、戊唑·多菌灵等杀菌剂。
3.介壳虫防治抓住雌成虫出现或初孵若虫期,人工刮除并喷施介壳虫专用药剂。
4.针对刺吸类、食叶类、蛀干类、地下害虫采取综合防治方法,同时做好天敌利用和保护工作。
5.安置黑光灯诱杀鳞翅目、鞘翅目成虫。
6.使用化学药剂应选对药剂种类,对症施治。区分使用方式,如喷雾、涂抹还是灌根。科学配比,安全操作,足量到位,避免药害产生。
病害类:
流胶病:桃、杏、李等核果类植物上常发此病害,机械损伤、病虫侵害及生理病害都易导致流胶病的发生,造成树势渐衰,严重者甚至死亡。
防治方法:1.涂抹药剂防治:先用刀将病部干胶和老翘皮刮除,并用刀划几道。用腐殖酸·酮等防治腐烂病药剂涂抹即可(注意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的1-2倍),严重的间隔7-10天再涂抹一次。2.生理性流胶病应加强栽培管理,增加树势,注意排水,增施有机肥料,改良土壤,合理修剪,减少树干伤口,及时防治蛀干害虫产卵为害。
腐烂病:国槐、杨树、海棠腐烂病此时易发生,枝干、皮层等病部组织坏死,呈现干腐、湿腐或具酒糟味等是树木腐烂病的典型症状。另当年定植的树木易发病,因移栽后树木长势较弱,这个时间一旦发生病害,水分养分供给不上,病害会快速蔓延,导致树木枯死。
防治方法:1.及时剪除病死枯枝,在病菌传播、侵染高峰期前树干涂白,防治侵染。2.发病初期病斑涂抹45%石硫合剂晶体30倍液或防治腐烂病的药剂,如23%松脂酸铜乳油兑水100kg喷雾。3.科学养管,培养健康苗木。
樱花褐斑病:6月中旬开始发病。
苹桧锈病:发病高峰期。
虫害类:
蚜虫:繁殖力很强,世代重叠现象明显,可行孤雌生殖。群集嫩芽、叶背、枝干为害,分泌蜜露。
刺槐蚜:迁飞至槐树上繁殖和为害,严重为害期。
月季长管蚜:产生有翅蚜迁移到杂草为害并繁殖。
松大蚜:一年发生多代,5月下旬出现有翅胎生雌蚜,迁飞繁殖。
柳瘤大蚜:大量发生时所分泌的蜜露如微雨,地面似喷洒一层褐色胶汁,常诱发煤污病,严重时枝枯叶黄。
桃蚜:繁殖最甚,为害最严重,继而产生有翅蚜。
绣线菊蚜:群集于幼叶、嫩枝及芽上,被害叶向下弯曲或横向卷缩。
防治方法 :1.采用黄板诱杀有翅蚜。2.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、食蚜蝇、草蛉等。3.发生初期喷施5%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00倍,1.2%烟碱·苦参碱乳油、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。
小绿叶蝉:被害叶出现黄白色斑点渐扩成片,严重时全叶苍白早落。6月虫口数量增加,进入高发期。
国槐木虱:5月出现大量成虫,6、7月干旱季节发生严重,雨季虫量减少,9月虫口量又回升。
斑衣蜡蝉:5月中旬(臭椿开花期)斑衣腊蝉达到孵化盛期,6月进入高龄若虫危害期,6月末出现成虫。
螨类:常见朱砂叶螨、山楂叶螨、绣线菊裂爪螨等。6月下旬到7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。危害植物的叶、茎、花等,刺吸植物的茎叶,初期叶正面有大量针尖大小失绿的黄褐色小点,后期叶片从下往上大量失绿卷缩脱落,造成大量落叶。
柳刺皮瘿螨:一年发生数代,主要为害叶片,受害叶片表面产生珠状叶瘿,每叶瘿在叶背仅1个开口,螨体可经此口转移到新叶上为害,形成新的虫瘿。
防治方法:危害期可喷施专用杀螨剂如20%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、20%的螨卵脂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15%阿维乙螨唑悬浮剂3000倍液。各种杀螨剂应交换使用,以减少螨类抗药性。
介壳虫:白蜡蚧、龟蜡蚧、盾蚧等群集危害,有世代重叠现象。
卫矛矢尖盾蚧:一年2代,以受精雌成虫越冬。若虫孵化期分别是:5月上旬至6月下旬,7月中旬至9月上旬。第1代发育较整齐,第2代发育极不整齐,各虫态重叠现象严重。成若虫为害枝叶,以内层隐蔽处小枝上分布最多。
防治方法:1.加强植物的通风透光,疏剪过密内膛枝条,及时剪除危害严重枝及枯死枝。2.抓住若虫孵化期防治,必要时可人工抹除虫体后,喷施介壳虫专用药剂如42%氯氰•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5%苯氧威·噻嗪酮悬浮剂。
草履蚧: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雌若虫第三次蜕皮后变为雌成虫,并与羽化的雄成虫交尾;至6月中下旬开始下树,钻入树干周围石块下、土缝等处,分泌白色绵状卵囊,产卵其中,分5-8层100-180粒。
防治方法:1.树干基部上方10cm处涂粘虫胶环,环宽20cm,闭合,粘滞上下树若虫雌成虫,并喷专用药剂,如大开杀蚧或蚧螨灵1000倍液,2-3次,间隔期7天。2.雌成虫为害严重时,建议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打孔7-8个,深度50cm,灌入40%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,每孔药液灌满2次,连续3次,间隔期10天,同时结合树干树冠的药剂喷洒。
昼鸣蝉:若虫老熟后于6-7月雨后出土上树,其后蜕皮羽化为成虫。
桃潜叶蛾:5月上旬末第1代成虫羽化、产卵,6月幼虫孵化,世代重叠,基本上每月发生1代,一直为害到9月下旬,10月成虫寻找隐蔽场所越冬。
防治方法:幼虫初期,人工摘除虫叶或喷洒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如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,各代成虫盛发期喷洒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,3.2%甲维盐·氯氰菊酯微乳剂500倍液,12%虫螨腈·虱螨脲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。
梨星毛虫:一年发生1代。6月上旬成虫羽化,中下旬进入盛期。成虫多产卵于叶背,6月下旬开始孵化,7月上旬进入盛期,卵经7-8天后孵化为幼虫,长至2—3龄时幼虫在树皮缝等处做白色薄茧越冬。
刺蛾:6-7月上旬出现成虫,卵散产于叶背,小幼虫只食叶肉成网状,老幼虫食叶成缺刻,仅留叶脉。
杨毒蛾:6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分别为各一二代幼虫为害期。初龄幼虫于叶背只取食叶肉,有群集性,触动时能吐丝下垂,3龄后取食整个叶片。
黄杨绢野螟:出现第1代幼虫。
草地螟:一年发生2-3代,以老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。为突发性、间歇性大发生害虫。6月上中旬盛发越冬代成虫,成虫寿命10-12天。
防治方法:1.成虫期用黑光灯和草地螟性诱剂诱杀成虫。2.幼虫期喷洒20%阿维三唑磷乳油或10%噻虫嗪·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。
桃红颈天牛:2-3年发生1代,以幼龄和老龄幼虫在树干内越冬。幼虫由上而下蛀食,在树干中蛀成弯曲无规则的孔道,蛀道可到达主干地面下6-10厘米,危害期蛀孔外及地面上常大量堆积有排出的红褐色粪屑。6月成虫出现。
防治方法:1.人工捕杀成虫。2.在成虫产卵前期进行树干及主枝涂白防止其产卵。3.建议伐除危害严重木,采取蛀干害虫防治法防控。
日本双棘长蠹:一年发生1代,5-6月为幼虫为害期,以3-5龄幼虫食量最大。5月下旬有的幼虫开始化蛹。6月上旬可始见成虫,成虫在原虫道串食为害,并不外出迁移为害。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才外出活动,8月中下旬又进入蛀道内为害。
防治方法:1.于4月中旬至6月上旬彻底剪除和处理带虫枝及风折枝。2.树干喷施70%噻虫嗪水分散粒剂+5%甲维高氯水乳剂(蛀干害虫套剂),每套兑水15kg。3.加强养护管理,培养健康苗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