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四脉绵蚜 同翅目 瘿绵蚜科
【学名】Tetraneura akinire Sasaki
【英名】Autumn tetraveined woolly aphid
【寄主】榆
【形态】无翅孤雌蚜淡黄色,薄被白粉,近圆形,触角5节,足附节1节,无腹管。有翅孤雌蚜,头、胸黑色,腹部绿色;触角第3节有环状感觉圈 9-14个,第4节为2-4个,第5节为8-11个;喙短粗,超过前足基节,端部有刚毛3对;前翅中脉单一,各翅脉镶黑边,后翅仅有一斜脉,无腹管。
【发生规律】一年发生10代,以卵在枝干裂缝等处越冬。翌年4月下旬孵化为干母若蚜,5月上旬在榆树叶面形成袋状虫瘿,干母潜伏其中为害。5月中旬干母老熟,在虫瘿中胎生仔蚜,5月下旬至6月上旬,有翅孤雌蚜长成,迁往高粱等根部胎生繁殖为害,9月下旬又产生有翅性母,飞回榆树枝干上产生性蚜,产卵越冬,每雌产1粒卵。
【防治要点】1.抓住4月下旬越冬卵孵化为干母若蚜的关键期进行防治,可选择触杀类药剂如4.5%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。2.保护和利用天敌食蚜瓢虫、食蚜蝇等。